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2011 BBS Taiwan紀念品

收到2011年BBS Taiwan(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的紀念品囉。

內含一張影印的說明信函,一張手寫的感謝便條紙,以及

  1. BBS Taiwan、MAPS、AIS折頁
  2. BBS Taiwan磁性書籤
  3. 臺灣藍鵲紀念書籤
  4. MAPS資料夾
  5. 小心逸翼─潛在威脅臺灣的外來鳥類圖鑑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攝影】蒼鷺

漂亮的冬候鳥,蒼鷺(Ardea cinerea)來囉。

※Canon EOS Kiss X3, EF 300mm f/4 L IS USM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鳥類學】鳥類的排泄

由胺基酸構成的蛋白質是生物重要的養分來源,不過代謝產物胺(amine, NH2)具有毒性,如何代謝排出體外是生理機制上的重要課題。

水生動物如硬骨魚和部分兩生類的代謝產物是氨(ammonia),陸生動物如哺乳類的代謝產物是尿素(urea),鳥類和爬蟲類則將蛋白質代謝為尿酸(uric acid)。尿酸的優點是毒性不強,難溶於水,故排泄時不需要消耗大量水分,亦可大量儲存於蛋中而不至於影響胚胎的安全;缺點是結構複雜,製造時需要較多能量。


※Canon EOS Kiss X3, EF 300mm f/4 L IS USM

鳥類沒有膀胱(鴕鳥除外),排泄系統(輸尿管)、消化系統(直腸)、生殖系統(輸精管或輸卵管)都通往泄殖腔(cloaca),因此尿液和糞便都經由泄殖腔排出體外;排泄物裡面白色的部分就是尿酸,等同於人類的尿液而不是糞便(消化後的食物殘渣)。

圖說:排泄中的大冠鷲。為了適應飛行的輕量化需求,鳥類體內不儲存代謝廢物,尿液或糞便隨時排出。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演講筆記】班級經營新理念與實務

去年十一月聽了饒夢霞副教授非常精彩的演講,筆記和心得一直欠到現在還沒整理出來。暫且先把演講大綱打出來,心得筆記先欠著……。

2010.11.01(一)國立臺灣大學99(1)教學工作坊
如何講得更出色、演得更精彩──班級經營新理念與實務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饒夢霞副教授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從毛根噬菌體談「引用」的道德倫理

今晚和阿簡小蔡小P老師在聊11/19即將舉辦的生物趴辣客4的事,不經意發現我先前寫的「毛根噬菌體製作法(完整精華篇)」在網路上已經有好多分身,甚至有影片出現了。

當初會寫製作過程教學文,當然是希望能把這麼有趣的手作過程和大家分享。

但我必需提醒一下喜歡這篇製作教學文的生物人伙伴們,這個站台的所有內容是以創用CC 3.0授權,歡迎大家自行取用的重要原則之一是「姓名標示」。如果只是單純的引用、轉載,並不需要專程留言獲得我的同意,但請務必標註引用來源

在學術倫理中,抄襲和剽竊是非常嚴重的罪行。網路分享文章亦若是,並不是喜歡就可以直接剪下打包帶回家,甚至模糊焦點當成自己的作品。

正確的「引用」不管是在教學或學術研究上都不可或缺,請務必還給原作者或貢獻者應有的尊重。

ps.特別感謝居中牽線使事件落幕的朋友。為了保護當事人,細節就不寫出來了。

【錄音】小彎嘴

小彎嘴(Pomatorhinus musicus)是平地、低至中海拔山區常見的鳥類,常於灌叢活動,屬台灣特有種。叫聲豐富多變化,台灣野鳥圖鑑描述的叫聲如「都、都、都」或「嘎歸─嘎歸─」。

下面這幾段聲音錄於陽明山地區,整群的小彎嘴在灌叢中活動,聲音非常多變。

一、「國國國國」。背景夾雜白頭翁和農家的公雞。

二、「嘎歸、回回回回回回、國國國、yao」。背景白頭翁。

三、「國國國、調國國國、yao」。背景白頭翁。

※Sony ICD-UX200F + Audio-technica AT9911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錄音】大冠鷲

大冠鷲(Spilornis cheela)在台灣的族群為特有亞種 (S. c. hoya),屬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常見於中低海拔闊葉林。台灣野鳥圖鑑對大冠鷲的鳴聲描述為「忽、忽、忽溜、忽溜──」。我覺得聽起來比較像「吼吼吼回─回唷─回唷──」。

這段聲音錄於陽明山地區,大冠鷲在天空盤旋。背景(較近)夾雜白頭翁的聲音。

※Sony ICD-UX200F + Audio-technica AT9911

【錄音】台灣紫嘯鶇

台灣紫嘯鶇(Myophonus insularis)常見於平地至中海拔溪澗附近,屬台灣特有種。叫聲尖銳像煞車:「茲──」「嘰──」。有個朋友說她家附近的紫嘯鶇常常凌晨三四點就開始擾人清夢。

這段聲音錄於陽明山國家公園阿里磅區域,早晨的紫嘯鶇在樹上鳴叫。

※Sony ICD-UX200F + Audio-technica AT9911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鳥類學】黑冠麻鷺的瞬膜

在上大鼠解剖課程時會談到瞬膜(nictitating membrane)。如果讓學生查資料「哪些動物有瞬膜?瞬膜的功能是什麼?」,很多學生都會查到「鳥類也有瞬膜」。

和「由下往上蓋」的青蛙瞬膜不一樣,鳥類的瞬膜是由前往後蓋的。下面是黑冠麻鷺的瞬膜系列照片。

一般狀態(沒看到瞬膜)

瞬膜閉合到一半

瞬膜閉合,仍可視物
※Canon EOS Kiss X3, EF 75-300mm f/4-5.6 III USM

ps.魚類、兩生類、爬蟲類、鳥類都有瞬膜;哺乳類只剩部分類群還存留明顯的瞬膜,多數哺乳動物瞬膜已經退化。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錄音】白腹秧雞

白腹秧雞(Amaurornis phoenicurus)常見於平地至低海拔濕地農田,生性羞怯(不過在台大生態池還滿容易看見的)。臺灣野鳥圖鑑的叫聲描述是「姑惡─姑惡─」,或者連續的「苦啊─苦啊─」,民間故事傳說白腹秧雞是被虐待的可憐媳婦變成的(印象中漢聲版的中國童話好像有這一則故事?我手上沒有這套書,尚未進一步查證)。

這段聲音錄於台北植物園,夾雜樹鵲和白頭翁的叫聲。

※Sony ICD-UX200F + Audio-technica AT9911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TA】生物繪圖方法

動物組織課必學的「生物繪圖方法」,是科學記錄的一種方法,屬於生物學技能的基本訓練,為了今後的學習和科學研究必須打好此基礎。繪圖原則敘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