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TA】無脊椎動物實驗

6月6日傍晚,實驗課下課時,兩個學生從我身邊幽幽飄過:「助教,這(堂實驗課)是我們人生中遭受到最大的挫敗。」

到底是什麼課程,可以讓號稱天之驕子的Med小朋友感覺如此挫敗?──答案是,無脊椎實驗課程的「無脊椎釣場」。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攝影】紅頭山雀亞成鳥

紅頭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是普遍留鳥,常成群出現於山區森林中上層。體型小小尾巴長長的非常可愛。

七月份去了一趟武陵農場,在陽光下吃早餐曬太陽回溫時旁邊一群紅頭山雀經過,仔細一看,拍到的是亞成鳥。──亞成鳥喉部無黑斑,下頸部有黑色橫帶,胸無栗紅色之橫帶。

(感謝朋友提供植物資訊:大扁雀麥,中海拔以上出現的外來歸化植物)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攝影】黃頭鷺

黃頭鷺(Bubulcus ibis)為普遍留鳥,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旱田、沼澤、草原及牧場。常停棲於牛背上,故又名牛背鷺。夏羽有澄黃色頭、頸、背,冬羽基本上全白,看起來和「白鷺」差不多,可從嘴、腳顏色,以及嘴、頸長度的比例分辨。

不過現在牛越來越少,要看到黃頭鷺停在牛背上也越來越難了;倒是農家耕耘翻土,或收捆稻草時,能看到黃頭鷺聚集。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錄音】大卷尾

大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在台灣的族群為台灣特有亞種(D. m. harterti),主要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農地或樹林環境。台灣野鳥圖鑑的叫聲描述為「嘰卡啾─嘰卡啾─」。

這段聲音錄於台北市,馬路車聲雜音有點大。背景包含麻雀、白頭翁。

【錄音】小卷尾

小卷尾(Dicrurus aeneus)在台灣的族群為台灣特有亞種(D. a. braunianus),通常單獨或小群出現在中、低海拔闊葉林地帶。叫聲嘹亮婉轉富變化,台灣野鳥圖鑑的描述是「九、九、九」或「喂、喂、喂、總機──」。我覺得牠的聲音很像電鈴聲。

這段聲音錄於雲林湖本,背景包括五色鳥、白頭翁以及紅嘴黑鵯。

【錄音】大赤啄木

大赤啄木(Dendrocopos leucotos)在台灣的族群為特有亞種(D. l. insularis),列名於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珍貴稀有野生動物)。主要活動於低至高海拔森林中。

這段聲音錄於大雪山森林遊樂區,背景包括煤山雀(Parus ater)與茶腹鳾(Sitta europaea)。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錄音】八哥

臺灣原生的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在台灣族群為特有亞種(A. c. formosanus),列名於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這段聲音錄於捷運石牌站──八哥站在捷運站外的樹頂上鳴唱。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錄音】竹雞

竹雞(Bambusicola thoracicus)在台灣的族群為台灣特有亞種(B. t. sonorivox),為普遍留鳥,活動於中低海拔山區丘陵森林、灌叢底層。典型叫聲為「雞狗乖」。

下面兩段聲音錄於雲林湖本,第一段為「雞狗乖」song,第二段則為call。

【錄音】灰頭鷦鶯

灰頭鷦鶯(Prinia flaviventris)為普遍留鳥,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農耕地、開闊草原地帶。典型叫聲包況像羊叫的「咩──」,或者閩南語發音的「氣死你得賠、氣死你得賠」。

這段聲音錄於景美溪,是「咩──」;結尾前的連續「啼啼啼」為褐頭鷦鶯的聲音。

【錄音】褐頭鷦鶯

褐頭鷦鶯(Prinia inornata)在台灣的族群為台灣特有亞種(P. i. flavirostris),常見於平地至中海拔農耕地、開闊草原地帶。台灣野鳥圖鑑描述的典型叫聲為單調、平緩似「啼、啼、啼……」之聲。

這段聲音錄於景美溪,背景有灰頭鷦鶯的「咩」與白頭翁。

【錄音】黑冠麻鷺幼鳥

黑冠麻鷺(Gorsachius melanolophus)以往被認為是生性隱密的稀有鳥種,近年來逐漸(常)見於都市公園綠地;台大校園內也有穩定的繁殖族群。

這兩段錄音,是同一隻「已經離巢但是還需要親鳥照顧」的幼鳥的叫聲。不確定是不是乞食聲,總之牠站在樹上叫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