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看日劇學生物】聽診器的正確使用方式

普動實驗課程裡,有一堂「血球血型血壓呼吸」,課程內容是呼吸循環生理學。這堂課我們會用到聽診器來聽心音、測血壓,所以也會教學生用聽診器。我最近看日劇「急救直昇機」第二季第四集時,發現非常帥氣,老是在事故現場直接把人開胸截肢的藍澤醫生,在使用聽診器時犯了一個錯。

撇開傳導面結構(鐘面、膜面)不談,聽診器的聽診頭和身體的接觸面積越大,聽診效果越好。但是人體是弧形的,所以聽診頭的大小也會隨聽診對象有所不同。一般雙面聽診器都會有大小兩頭,成人用大頭(約45-50mm),小的(30mm)用於曲度較大的地方,如兒童、頸動脈,或綁繃帶處等等。新生兒的聽診器甚至會小到18mm。

而咱們帥氣的藍澤醫生,居然拿大的那一面去聽保溫箱裡的24週早產兒。也許他比較習慣直接把人切開,而不是用聽診器從外面聽吧。

順帶一提,同一集裡早產兒的小手握起來了,藍澤醫生說「他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我怎麼看都覺得這是嬰兒的抓握反射,是因為藍澤醫生把手伸保溫箱裡碰觸早產兒的掌心(「【神經系統】蹠反射與Babinski's reflex」留言區,有提到嬰兒的基本反射)。24週的早產兒應該已經有抓握反射的現象了。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生態攝影的道德倫理(兼談餵食與鳥音回播)

身為喜歡賞鳥也喜歡拍照的生態人,無法忍受打著生態攝影名號,實質滿足人類私欲的行為。

先來看看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新聞吧:『針釘蟲誘食 樹鶯穿腸死 為拍野鳥照片害命 「根本是謀殺」』。原文出自台北鳥會討論區「可憐的鳥兒」(有令人髮指的解剖照片,慎入)。

這些一點都不生態的「生態攝影」手法已經不是新聞。事實上,2002年4月8日的聯合報就有過「生態攝影造假 侵犯鳥權」報導。顯然這些年來,狀況只有變本加厲,沒有任何改善。這次可憐的樹鶯再次鬧上新聞,引起比較多人討論和關心,也許並不是壞事。

到底什麼叫生態攝影?照片裡拍到生物就叫生態嗎?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型態解剖】大鼠(褐家鼠)的臼齒

「齒式」是哺乳動物的重要分類依據。所謂的齒式(Dental Formulae),是單側的牙齒數目,依門齒、犬齒、前臼齒、臼齒排序,上下分別寫出來,如人類是「2123/2123」(應該寫成上下的形式,我還找不到在網誌裡寫數學式的方法),左右對稱分布共32顆(有些人可能沒長智齒或智齒沒長全,因此人類的牙齒實際是28到32顆不等)。

在上大鼠(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 外部型態課程時,牙齒的構造當然是觀察重點之一。大鼠只有上下各一對門齒和三對臼齒,齒式是「1003/1003」,總共16顆牙。在門齒和臼齒之間缺如的犬齒與前臼齒,形成很大的空隙,稱為「齒間隙」。

於是,在上解剖課時,常會有學生提問:「今天作實驗時我們這組的老鼠只有門齒,後來意外發現其他組也是如此,是因為老鼠的年紀太小尚未長出大臼齒嗎?」

答案是,「錯」。

老鼠不會換牙,門齒終生不停生長,臼齒則是一出生就用到死亡。第一大臼齒約在出生19天長出來,21天長出第二大臼齒,35-40天長出第三大臼齒,也就是說滿六週的時候,已經長出完整的16顆牙齒了。

沒看到臼齒,是因為齒間隙真的很大。犧牲的大鼠口腔不易打開,在未除去肌肉時不容易觀察,比較好的作法是用手指伸進口腔裡觸碰牙床確認位置。

最後,我自己手邊沒有適合放到網路上的大鼠頭骨或牙齒照片,關於大鼠的牙齒可以參考這個網頁:Dental Anatomy of Rodents。有相當清楚的照片說明(incisor=門齒,molar=臼齒,diastema=齒間隙)。

【錄音】黑冠麻鷺

黑冠麻鷺(Gorsachius melanolophus)以往被認為是生性隱密的稀有鳥種,近年來逐漸(常)見於都市公園綠地;台大校園內也有穩定的繁殖族群。

繁殖季時,很容易看到黑冠麻鷺入夜後站在高處(如屋頂上)歌唱。這段錄音是黑冠麻鷺站在離地面高約3-5公尺樹冠中上層枝條上鳴唱的歌聲。

※Sony ICD-UX200F + Audio-technica AT9911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神經系統】蹠反射與Babinski's reflex

在神經系統課程講到反射的時候,常以膝反射或敲 Achilles tendon(阿基里斯腱)的踝反射做示範;此外,如果要玩學生的話,還有另一個有趣的反射:蹠反射(plantar reflex)。

正常成人的蹠反射是大拇指往腳底方向彎曲,如下面這段影片(感謝982公衛外系選班學生不計形象讓我搔腳底)。


這是一個不太容易做的實驗,因為怕癢的學生常常會尖叫逃走,也有些學生對於要「互搔腳底」感到非常害羞,尤其是同組兩位組員性別不同的孤男寡女小組。

如果大拇指沒有往腳底彎曲,而是往反方向的「上方」彎曲,伴隨其他四指也往上伸張,這就是 Babinski's reflex。成人表現 Babinski's sign可能表示神經傳導系統有問題(可能單側,也可能兩側都有),建議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驗。

而在神經系統還沒發育好的嬰幼兒身上,Babinski's reflex 是正常現象,爸媽不用擔心。



(這段影片來自包括我在內的一群普動實驗助教去探望坐月子的學姊時,徵得同意把人家16天大的小朋友借來做實驗並錄影存證當教材。)

嬰幼兒的 Babinski's reflex 可能會在12個月到2歲間消失,家裡有嬰兒的,要把握機會做嬰兒的各種生理實驗測試啊!不過如果超過兩歲還表現出Babinski's reflex 可能就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了。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資源】台灣鳥類名錄與鳥音資訊

無論賞鳥或者做鳥類調查,「鳥音」都是很重要的種類辨識依據,尤其對又稱為鳴禽(songbirds)的小型燕雀目(passerine)而言,這些體積小,動作快的鳥,聽聲音辨種比用望遠鏡追查還有效率。

不過,相對於容易描繪的外觀型態,「聲音」難以用文字或圖像描述或記錄。鳥類圖鑑至多只能試著用文字擬聲,如竹雞的叫聲是「雞狗乖」,灰頭鷦鶯是「氣死你得賠」,即使這已經是對有固定旋律的曲目勉強予以描述,但沒聽過的人還是很難想像這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叫聲;此外,有更多的鳥音難以用文字形容。因此,鳥音的辨識入門門檻較高,可謂鳥類辨識的進階課程。

所幸網路資源發達的今日,也有不少網站致力於鳥音的分享與辨識教學。下面介紹幾個我自己比較常用的鳥音相關網站。
  • 台灣鳥音補習班。原本是獨立的,目前掛在台灣繁殖鳥大調查的網站下。有系統的整理台灣鳥音資訊,網站內提供鳥音網站連結的整理,絕對整理得比我這篇文章還要清楚完整。有任何鳥音問題也可以在這裡提問討論。
  • 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鳥類資料庫。涵蓋鳥類、哺乳類、兩生類、爬蟲類、淡水魚、蚯蚓的資料,鳥類的部分有88種鳥音(小小聲說,也有我錄的少少幾筆資料)。
  • xeno-canto Asia: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aturalis (The Netherlands)。英文網站,目前我錄的鳥音都是上傳到這裡再引用超連結分享出來。
  • FoxBIRD's Bird Songs:台灣鳥音補習班現任班主的個人鳥音網站。
其他推薦就請直接看台灣鳥音補習班裡的鳥音網站整理。

不過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個問題:如果我想查的鳥音在中文網站沒有,要怎麼在xeno-canto Asia 這類的英文網站裡面查?

這時候,我們就得看鳥類的學名或英文俗名,可以參考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的「台灣鳥類名錄」(目前是2011版,有 PDFExcel 兩個版本可以下載),直接用查詢功能找到你要的鳥名就會有相對應的學名和英文俗名,二者皆可輸入xeno-canto Asia網站查詢。

上面介紹的都是鳥音入門很好的練功地點。試試看吧!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流蘇雨

流蘇的花期接近尾聲。風大的時候,下起流蘇雨。













流蘇花飄落時會螺旋狀旋轉,應該和花瓣的形狀有關(生物物理學?)。不知道花能飄多遠,螺旋狀飄這麼遠又有什麼演化上的意義?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錄音】紅冠水雞幼鳥

紅冠水雞幼鳥的叫聲。

1.親鳥皆外出覓食,只留幼鳥在巢邊(剛離巢,還在巢邊活動)。細細的叫聲間隔約1-2秒。背景音:白頭翁、紅嘴黑鵯、樹鵲,遠方籃球場上球鞋和PU地板的摩擦聲。


2.親鳥回來餵食時的幼鳥叫聲。密集的連續叫聲,和小雞有點像。背景音:白頭翁、樹鵲。

※Sony ICD-UX200F + Audio-technica AT9911

ps.幼鳥現已離巢,不在巢區附近活動了。確定幼鳥離巢我才敢把聲音分享出來,以免蜂擁而至的人群干擾紅冠水雞繁殖。

【錄音】五色鳥

這是五色鳥典型的叫聲(類似敲木魚的「嘓嘓嘓嘓嘓」),也是別號「花和尚」的由來。


※Sony ICD-UX200F + Audio-technica AT9911

【影片】褐頭鷦鶯

褐頭鷦鶯是平地至中海拔的開闊地或草生地常見的鳥種,繁殖期常站在枝條頂端鳴唱,平常多在草叢活動。體型和體色皆與灰頭鷦鶯接近(尤其在光線不明不易分辨顏色的時候很容易搞混),除了尾羽較長以外,叫聲(連續的「滴滴滴滴滴滴......」)是最容易辨識的特徵。


※Panasonic DMC-ZS7@大佳河濱公園。風很大,身上沒帶錄音筆,只能錄影。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超級生物趴辣客3

一個辦在連續假期第一天的,全程自費,連講師(主菜)都沒有車馬費演講費還要交便當錢的活動,有誰會參加?

答案是,有將近一百個人,一隻狗,還有不可或缺的生物趴辣雞。──這是我們的生物趴辣客三(BioPotluck 3)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毛根噬菌體製作法(完整精華篇)

阿簡發起的生物趴辣客(BioPotluck)從去年9月11日舉辦第一屆以來,短短半年多一點居然已經堂堂邁入第三屆了。


舉辦第一屆的時候,我本來想拎著毛根噬菌體去蒙混兩分鐘就好,沒想到被阿簡拖出來端主菜講了動物園校外教學教案設計,手上現有的噬菌體就拿出來當小禮物。第二屆我沒辦法參加,第三屆呢?因為沒空準備新的小菜,就把第一屆沒上場的過期小菜端出來騙人,還只報名實物展示,連上場都省了。(因此被我的偶像 Yukie 老師關切「你怎麼沒上去講」……)

為了這個毛根噬菌體,前前後後也寫了好幾篇文章。既然在生物趴辣客3從冰箱裡挖出來蒙混,想想還是整理一篇精華完整版出來聊表誠意好了,順便當作部落格搬家的文章整理。

我先前寫過的毛根噬菌體文章包括:

有興趣考古的可以回去翻一翻,瞭解一下作法的歷史演變。以下單純整理一篇完整的流程說明,圖文皆來自前幾篇,看了這篇應該不看前幾篇也可以做得出來。(注意:圖片非常多,文章開啟速度可能較慢。)